“早点睡吧,晚安”是朋友之间晚上聊天的结束语,然而说完后很多人在电话的两头又各自拿起手机,刷起了微博、微信等。对于熬夜,大家都知道危害健康,但是又似乎有难以割舍的情怀,有的是禁不住诱惑,有的是因为对事业太拼,有的是因为夜深人静能够找到灵感……常熬夜的你对“熬夜”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呢?
夜间不同时段修复不同器官
每天的子时(晚上11点~次日凌晨1点)是人体胆经工作活跃期。因此晚上11点前进入深睡眠,胆才能更好地完成代谢,如果11点还没睡,就会导致阴弱阳升,第二日头昏脑涨,出现黑眼圈。
每天的丑时(凌晨1点~3点)是人体肝经工作活跃期。中医史料记载:“人卧则血归于肝。”如果在每天凌晨1点还没入睡,就要影响肝脏的修复和代谢了。长期这么晚睡,会导致肝阳上亢,肝火旺,肝受损,脸色暗淡、长斑。
每天的寅时(凌晨3点~5点)是肺工作活跃期,总爱咳嗽的人会表现在凌晨三四点钟咳嗽加剧。凌晨3点还没睡,或者还没有进入深睡眠,则损伤肺气,导致身体虚弱、倦怠,若久咳则衰老得更快。
每天的卯时(凌晨5点~7点),大肠经上场了。这个时间段人体睡眠由深入浅,身体不断提示,把大肠里的毒素排出去。
不规律作息、睡眠质量差
才是真伤身
对于熬夜,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。从睡眠的规律性和睡眠质量来看,如果每天凌晨2点到10点睡,而且睡眠质量超高,睡眠时间充足,这也不算真正意义的熬夜。那些经常晚睡还需要在早上六七点正常起床的人算熬夜,那些时而早睡时而晚睡,作息不规律的也算熬夜。打破了睡眠规律,睡眠质量不好,睡眠时间严重短缺才算真正熬夜。
这似乎是给晚睡晚起的人吃了定心丸,但白天睡觉非常影响睡眠质量。睡眠质量是由开始入睡到浅睡,再到熟睡,一直到深睡,有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。每个人的身体也会感知所处环境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线的变化,进而导致睡眠质量有所不同,夜里11点到凌晨5点,是最适宜睡眠的时间段,错过了这段时间,空气温度上升了,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,人体会生物钟紊乱。即使哪天想早点入睡,也睡不着了。
从健康的角度来说,坚持早睡早起,符合自然规律。如果必须日夜颠倒,那么白天睡觉时,请尽量用遮光效果更好的窗帘,在更大程度上模拟夜晚环境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(来源: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)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
意向区域: 全国